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三分靠天分,七分靠练习
语言与文字的心灵鸡汤,
永远没有活生生的例子,
让我们重新正视自己~
学习钢琴的小朋友很多,
但是坚持下来的很少~
原因呢?
”没有时间?“
”学习压力大?”
......
今天就带大家走进钢琴家“郎朗,李云迪和王羽佳“三人小时候的练琴故事和他们在家是怎么练琴的~
郎朗从7岁起,
每天就保持着同龄孩子难以企及的高强度练习:
早晨 5:45起床,练一小时琴,
7:00上学
中午回家吃饭15分钟,练琴45分钟,
放学后,练两小时琴,
吃晚饭时能看动画片,晚饭后练两小时琴,
然后做作业。
小时候的郎朗每天近6个小时练琴!一到节假日和寒暑假就加倍练习,每天的时间几乎全部被钢琴占据!
郎朗父亲的虎爸教育举世闻名,并且引发争议,但在之前发过的一篇文章“我和郎朗三十年“也可以看见郎爸为了郎朗真的付出了很多。郎朗更说过:“如果没有我爸,肯定没有今天的我。”他现在懂得:“无论做什么,人要有追求,只要坚持,一定能取得成功。”而幸运的是,他是坚持过来的人。
早上7点整,准时叫儿子起床,然后洗漱吃早餐
7点半送儿子去学校
中午12点保证让儿子放学到家就能吃上午饭,饭后午休
下午4点半放学后要求儿子在学校用一个小时把作业完成
5点半自己回家
6点钟一定准时开饭
6点半到7点是李云迪一天最快乐的时间,因为可以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
7点整必须坐到钢琴前,练习两三个小时
11点上床睡觉。
尽管必须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李云迪的童年仍然充满了快乐。每个周末,他通常一天只练2个小时的琴,然后就在父母带领下到公园或亲朋好友家玩耍。通过对儿子这样严格的要求,母亲的专注教会了孩子专注,母亲的执著也教会了孩子执著。
“钢琴魔女”之称的王羽佳,如今已是国际上炙手可热的青年演奏家。她的横空出世给国际乐坛带来一股清新和活力。
王羽佳学琴不仅进步的快,除了天赋外,一方面,这是她的老师引导的好,从7岁到14岁出国留学之前,王羽佳一直和凌远老师学习,打下了全面的音乐基础:“我比较幸运,老师教法都是很正确的,没有让我走什么弯路,而且老师的想象力丰富,引导的好......基本功虽然乏味,只要一想到基础打好了,将来会受益,也就坚持下来了。”
小时候的王羽佳就体现出了对钢琴的专注与热爱。凌远教授曾说:“她从小就爱粘在琴上,没有人逼迫她。6、7岁时就连晚上妈妈给她洗脚,她都舍不得离开琴凳,手都还在弹琴。她的第一张DVD是在北京音乐厅录制的,60多分钟之长的演奏曲目,她竟然毫无瑕疵的一气呵成。如此长时间精神集中的耐力,对背谱记忆和演奏的精确性的要求,对于一个成人演奏家都具有相当的难度,更何况当时的羽佳才刚刚11岁。这一切已预示着她今天的成功。”
郎朗王羽佳的恩师,格拉夫曼,就说过:学琴练琴,“有一定的压力和约束是好的,我自己也算个虎爸管教下学琴的大师。我4岁时开始学琴。七八岁的时候,父亲也经常督促我练琴。比如规定每天下午三点到五点练琴,3∶05的时候,父亲就会催促我说‘你该练琴了。”
成功需要坚持,不止是孩子的,还有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