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浩劫。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极速发展,不断更新人们的观念。社会化大生产、经济大萧条改变人们的生活、心理和思维方式。西方音乐在20世纪呈现出多元化的纷繁局面。对于传统的怀疑和决裂,不仅表现在对19世纪音乐的反叛,甚至抛弃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音乐准则。在这个“普通人的世纪”里,充分展示了作曲家们对个性追求,他们不再按照同一的思想和方法创作。即使在一个“主义”或“流派”的旗帜下,不同代表人物的风格也是大不相同。西方音乐自律的性质向极端发展,音乐放弃传统审美模式,试验探索新奇的手段、音响,致使音乐与听众的隔阂逐渐加大。当然,还有许多作曲家仍然在传统基础上继续发展。
序列音乐:
在1945年以后,西方更加纷繁的音乐流派风格中,序列音乐最早受到音乐界的广泛注意。二战时曾被禁止演出的新维也纳乐派的十二音作品,战后引起一批青年作曲家的好感。1946年他们云集达姆施塔特的“新音乐假期训练班”,学习与研究韦伯恩的音乐,拉开了战后序列音乐发展的帷幕。十二音音乐的有序性仅表现在音高上。而50年代出现的序列音乐,不仅在音高上采用序列手法,在节奏、力度、音色等方面也同样采用序列手法,因而它也称作“整体序列音乐”。
韦伯恩的十二音作品《管弦乐变奏曲》把序列原则扩展到节奏方面,为序列音乐发展打下基础;梅西安的钢琴曲《时值与力度的模式》被认为是第一部直正的整体序列作品。战后序列音乐重要代表人物是布列兹(Pierre Poulez,1925—)、斯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1928—)、巴比特(Milton Babbitt,1916—)、诺诺(Luigi Nono, 1924—)等。新古典主义的代表斯特拉文斯基也在50年代转向序列音乐。整体序列音乐由于其有序的数理实验性,而消弱了它的艺术可感受性,并且过于限制作曲家的创造力,它在70年代以后便衰落了。很少再有作曲家采用严格的整体序列手法作曲。
偶然音乐:
与音度有序性的序列音乐截然相反的另一个极端——偶然音乐。它强调非理性直觉、偶然性及一时冲动对音乐作品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在创作偶然音乐时,作曲家可以用掷骰子来决定音乐素材,或偶然选择音响构成乐曲。他们虽然安排乐曲的章节,但允许演奏者在演奏时自由选择演奏秩序。因此,演出成为音乐的“偶然”,乐曲每一次演出都会有不同的面貌。偶然音乐的代表:美国作曲家凯奇(John Cage,1912—)的第一首偶然音乐作品《变化的音乐》,根据中国《易经》六十四卦,设计出64个音乐图式(包括音高、时值和音色),然后采用扔三个硬币的方法找出相应的六线形及其相应的音乐图式。钢琴曲《4分33秒》中凯奇放弃了作曲家和演奏者对作品达到极端的控制,该作品唯一的音响竟是“演奏”时周围环境的声响。写作过偶然音乐作品的还有弗尔德曼、布朗和斯托克豪森等。
电子音乐:
电子音乐的出现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音乐的一个重要进展。磁带录音的发明不仅为储存和编辑音响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也使电子音乐开始变为切实可行。40年代末,巴黎的一批早期电子音乐试验者,利用录音磁带的拼接和放送的各种技巧“具体”地把作品创作在磁带上,而不是“抽象”地写在纸上,他们将这种音乐自称为具体音乐。
1951年西德科隆电台建立了电子音乐实验室,他们采用振荡器发出的音响把其作为磁带录音制作的电子音乐的音响原料。艾默特、斯托克豪森都在此进行过创作。60年代,电平控制合成器问世后,大大简化了电子音乐的创作过程(磁带创作的电子音乐过程复杂、耗时长),扩大了音响表现的范围,还可以现场即兴创作演奏。美国作曲家苏博尼克(Morton Subotnick,1933—)的合成器代表作是《月亮上的银苹果》。电脑音响合成的出现,为电子音乐的展示出更广阔的道路。
20世纪上半叶,西方音乐很多作品中,节奏以传统上的背景地位,突现到前景的地位,成为音乐表现和构成的重要因素。而1945年以后的西方音乐对音色的探索则成为普遍的倾向。创作生涯跨越世纪中叶的法国作曲家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是承前启后的人物。二战前他从东方音乐中吸取营养,继《春之祭》后发展了20世纪的节奏方法。二战以后他转向音色的研究,许多作品是以他录下的鸟叫声为素材,用节奏和音色表现出原来的色彩。战后的波兰作曲家潘德利茨基(Krzyszt of Penderecki,1933—)的弦乐曲《广岛受难者的哀歌》以使用新音色、音块手法而成为广为人知的作品。匈牙利作曲家利盖蒂(Gyorgy Ligeti,1923—)的管弦乐曲《大气层》想创作一种没有“事件”,只有“状态”的所谓“非曲式”音乐。众多的单个乐器声部交织在一起,形成稠密的织体音响。在新音色方面探索的作曲家还有希腊的希纳基斯、意大利的诺诺、贝里奥、美国的克拉姆。
简约派音乐:
60年代后期在绘画、雕刻艺术的影响下,在美国出现了简约派音乐。与高度有序、复杂的序列音乐形成对照,简约派追求音乐的极度简朴,他们有意将节奏、旋律、和声和配器限制在非常小的范围内。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音乐的影响下,他们注意旋律与节奏的微细变化。
第三潮流音乐:
50年代末的第三潮流音乐,将传统的专业艺术音乐与民间或流行音乐相结合的一种趋势。与历史上同样倾向不同的是第三潮流保留了民间或流行音乐的即兴特点。
新浪漫主义:
70、80年代出现了新浪漫主义,它标志着西方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厌弃了四分之三世纪以后的一种回潮。新浪漫主义音乐又恢复了音乐的调性、功能、和声,并注意感情表现,甚至经常引用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的音乐材料。同时,音乐中采用了20世纪出现的更丰富的音乐语言、手法和风格,形成了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