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音域宽广,音色优美;由于钢琴使用十二平均律,使音乐的转调、复调、和声获得极大的自由,音乐世界 里的所有语言,语法,修辞,等 等,它基本都能为你展现。 为什么学音乐的人大多都会弹钢琴?因为钢琴是音乐教学中最好的教具。钢琴全面的性能,确定了它在音乐教学上的重要地位和使用 价值。 无论是视唱、练耳、声乐、器乐,还是和声和作曲,钢琴作为各种音乐专业的必修课,在世界各国的音乐院校中都以成为惯例。 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习乐谱,学习演奏技巧,和许许多多的音乐知识。 除此之外,还能学得三种能力,即注意力、协调力与自信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三种能力都是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 而这三种能力是怎样随孩子的钢琴学习不断深入而得到发展与提高的?对此,美国音乐教师鲍德温先生曾做过简明而透彻的分析: ①眼看单行乐谱,手弹单指旋律: 训练孩子的一般注意力。 ②眼看单行乐谱,右手弹奏两三个音符组成的旋律: 训练孩子较强的注意力。 ③眼看两行乐谱,双手弹奏各自不同的声部: 训练孩子高度注意力与协调力。 ④眼看两行乐谱,大脑同时兼顾到双耳、双臂、十指、双腿及双脚的动作,以弹奏出乐曲——训练孩子高度精确的注意力、协调力, 从而产生自信力。 从乐器专业的角度讲,钢琴作为乐器本身具有有以下优势: 1、钢琴除了自身是最佳的伴奏乐器外,同时还是最佳的独奏乐器。 2、表现力丰富,钢琴力度可以从ppp到fff,可以奏出不同的音色,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情绪与情感; 3、音域宽广,钢琴共88个键,几乎包含了音乐活动中所使用的乐音; 4、钢琴是学习其它乐器的基础,特别是键盘乐器,如手风琴,电子琴等; 5、学习钢琴是学习其它音乐知识的基础,特别是乐理,和声、作品分析,音乐创作等; 6、学习钢琴是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最佳手段之一,许多音乐人也是从学钢琴开始的。 7、钢琴经常用于课堂教学,声乐、舞蹈伴奏等,是最常用的、效果最好的音乐教学工具。
细心的家长就会发现,钢琴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调一次音,尤其是到了冬天,调琴的次数就更频繁了!那么钢琴为什么会跑音呢?是孩子练钢琴的方法方式不对,还是钢琴的质量有问题,相信这个时候,很多家长都会心里犯嘀咕! 气温的变化对音准的影响 钢琴的音板,就像一只大鼓的鼓皮,极富弹性的200 多根琴弦就紧绷其上,木质的大面积音板对于温度、湿度的变化极其敏感。 音板不断地胀与缩,造成了琴弦不断随之发生变化。再者热胀冷缩气温的变化对于金属的框架和琴弦的张力都会有影响,造成钢琴跑音。 弹奏钢琴对音准的影响 钢琴在演奏过程中,击弦机要反复敲击琴弦,琴弦受到外力的冲击再加上材料本身的内应力,自然就会加大音准的变化趋势。 如果演奏者是钢琴家或是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学生,演奏力度会远远大于初学者,对音准的影响程度也就大得多。 弦轴板对音准的影响 弦轴板对音准的影响极大,由于弦轴与弦轴孔的配合不当,或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引起弦轴的松动,都会严重影响音律的准确性。 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干旱少雨,造成木质萎缩,使弦轴板中的轴空变大,弦轴大面积的松动,钢琴严重跑音。 钢琴、琴弦的质量对音准的影响 钢琴本身的内在质量,材质选择严格,符合国际标准,它的音准的稳定性就会相对好一些。 弦的品质与音准有关系,在国外钢琴琴弦已经用一种专用材料来进行生产。但即使是这种弦,在强大的张力作用下也会有所变化,这种被称为“张驰”的现象,是因琴弦的可塑性是无法避免的。 搬运、移动对钢琴音准的影响 钢琴经过长途运输或经常移动,也会引起音准的变化。 综上所述,钢琴跑音是属于正常现象。犹如我们汽车一样,需要定期去4S店进行保养,只要使用,就一定会有所损耗!在此提醒各位家长,钢琴买回家,不要怕让孩子练,不要怕调音,日常的保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爱惜它,呵护她,才能让钢琴时刻处于最佳的演奏状态!
钢琴音色概念,什么是音色? 关于钢琴的主要核心部件铁板对钢琴音色的影响。对这个问题讨论的最多,我归纳了一下基本有如下几种观点:1、没有一点关系,钢琴的铁板只是组装钢琴的框架,只起支撑和承载拉力的作用。 2、只和琴弦有关系。3、和琴弦、音板、榔头有关系。4、与所有部件都有关系。而作为钢琴框架的铁板所起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从上述不一的各种观点中,就充分说明了在钢琴从业者中,对此问题的认识还是混乱不清的,因此很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一下梳理,以期达到一个被多数人所认同的共识。至于能不能达到这个愿望,那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什么是音色? “音色(musical quality)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同样的音量和音调上不同的音色就好比同样色度和亮度配上不同的色相的感觉一样。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和发声的材料、结构有着连带关系的。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发声体(材料)就会发出由此材料所连带出来的音色来。 当然,对音色而言专家也说,音色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审美价值观的取向不同。他的这个观点,和我开篇时所说的“是梅派的唱腔更好听还是程派的唱腔更优雅”呢?有点殊途同归的意思。本来嘛,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虽说音色没有优劣,但就钢琴A品牌和B品牌来讲,由于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其音色也会有其区别。也就是说,A品牌和B品牌尽管都在同一结构的情况下,由于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工艺各异,具体反映到音色上后就会出现不尽相同的音色来。在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不同的导音材料以及结构、工艺是导致钢琴音色不同的主要原因。 尽管音色没有优劣之分,但欣赏美的价值观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这种差异的区别或者说审美价值观取向,人和人之间是有很大不同的。更进一步的说,什么是审美价值 观的不同?说白了,就是每个人的素质、修养和档次的不同。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又和个人受教育的层度、环境、身世、性格、嗜好等等密不可分。 尤其是在音乐艺术中的很多抽象性的理念上,也只有那些能读得懂的人,才能够知道它的价值所在。就其钢琴的某种音色来讲,什么样的音色才是最好的,用什么样的 材料和结构才能使钢琴发出被人们广泛认可的好音色,对这个问题,其实世界上很多的钢琴大师们早已给出了定论,如:斯坦威、卡瓦依、英昌等品牌,它们无论是 在生产工艺、核心部件、销售数量、覆盖区域、品牌认可度上所获得的成功,和它们所发出来的好音色,就足以印证了这些品牌,在优质材料的使用以及工艺结构的 配置上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了。 他们为了使所生产的钢琴(当然其它乐器也是如此)在音色上,更能够符合演奏家及大多数消费者的审美价值观,也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进而加工成更符合大多数消费者审美价值观需求的好材料,用于其产品的制作民族乐器扬琴和钢琴的工作原理有些相像,而它却不能发出钢琴的音色来,其原因就在于扬琴的主要导音材料与钢琴的导音材料是有很大区别的。由于钢琴的导音材料是由金属铁板和木质导音板组成,而扬琴的导音材料只有木板导音箱构成,因此,钢琴所发出的音色就带有金属特质的钢琴音色来。而扬琴所发出的音色也只能带有木质的音色来。这也是其它乐器所共有的规律,并无一例外的按此规律演变。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有不少的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呢?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下述因素导致: 作为钢琴框架部分的铁板,难到不是主要的导音体之一吗? 1、作为钢琴框架的铁板,从表面现象中并没有发现也没有直观的听到其铁板发音的缘故而造成的一种误解。其实,在声波传导过程来中,钢琴的铁板主要表现在内震动上,而它的外震动是很微乎其微的,所以它就很难推动空气并将声音传导到你的耳鼓上,因此我们就很容易认为钢琴的铁板只起框架的支撑和承载拉力的作用了。2、钢琴铁板的这种内震动和钢琴的琴锤敲打在琴弦上的震动是相等的。这种力学原理被很多人给忽视了。 也就是说,钢琴的榔头给了琴弦多大的震动,钢琴的铁板就会接收到多大的震动。而这种震动所表现出来的声音并不是通过空气的传送,让人们的听觉感受到的。而是与导音板一起传导至琴弦,再由琴弦推动空气传送到了你的耳鼓上的。 从电吉他、贝斯的琴弦的发音中也可以知道,由于它的面积很小,又不像扬琴有个共鸣箱,所以非常细的琴弦在推动空气的能量上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我们不给其提供扩音的设备,它所发出来的声音也是微乎其微的。再有,我们的调律师们所用的音叉,也是如此,由于其振动幅度(主要表现出的也是内震动)及体积偏小的原因,当我们在使用它的过程中其音量也是很小的。这时的音叉尽管振幅很小,但它的内震动还是存在的,不然我们就是与音叉靠的再近也是听不到它的发音的。 就因为音叉的这种内震动,当我们把它的任意一端至于桌面等导音材料上后,其音叉的声音就会马上被导音体给传送了出来。其实,作为钢琴最主要部件的铁板,其发音过程也是这个道理。可是,由于钢琴铁板的厚度,隐藏了其铁板内震动给我们带来的存在感。这就使我们:一是很难从直观的感受中发现它所发声的存在;二是相应的厚度可使钢琴的音色、音质、音量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合理范围内,三是恰到好处的起到了钢琴的支撑与承载拉力的负荷作用。所以,钢琴的铁板在其发音过程中,尤其是在音色、音质、音量上的作用更是功不可没。
人在康庄大路上容易迷失,以下列出我认为钢琴路上十个比较重要的项目,以作参考日后的方向。 以下技能从易到难顺序排开 1 乐理(Theory) 音乐是一种抽像的概念。乐理是将这种概念实体化的语言文字。所以学钢琴或任何乐器的第一步,必定是认识这种语言。否则,优美的曲谱拿在手上只会是无法理解的蝌蚪与曲线。 这一步却并不难走:由于是一种语言,乐理在世界上有颇为有系统及统一的教程。稍为有时间翻一下书的人都可轻易掌握必要的乐理知识。相关的认识越深厚对往后的阶段越有帮助,多多益善。 然而,乐理却不一定要一开始便修读完全。可以在学琴的过程中边学边用,则更为深刻有效。 2 乐器(Instrument) 音乐的知识有了基础,便需要乐器将音乐表达出来。 理解自己的乐器就如武士理解自己手中的剑,这样才能在细微之处表现得比常人优胜。 钢琴相比起其他乐器的特点,优劣。它的结构,如何配搭手型指法发出最美妙的声音,掌握它发音高低长短快慢轻重的变化,及尝试怎样制造不同的效果。 高层次一点也可涉猎一下它的护养方法,发声机能如何运作,怎样改良与及调音等等。 3 曲目(Repertoire) 学会了乐器后,便可试奏前人写下的优美乐章。 在这路上要走得远之前,必须建立一系列的曲目。这需要一定的记忆技巧与耐性(天赋有帮助,却不是唯一)。当曲目建立的够丰富之后,才有足够的资本在往后的项目上有长足发展。这个学习是过程也是一种技巧,越是熟练便越能短时间吸收新曲目。 4 练习(Practice) 练习是学琴的一部份,但练习也有正确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效果,以显着的进步将错误练习的人抛在后面 这过程还可一边修饰已掌握的曲目,将技艺朝着完美进发。 懂得正确的练习方法,便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将技艺推至完熟。 当技艺发展到能令人欣赏,能在人前表演,就是达成演奏的目的了。 这之前要克服一些心理障碍,要能放鬆地在人前演出,拼除心中多馀的杂念。还有学会放低自己,从听众的角度去弄好音乐。 6 音准(Pitch) 当熟悉的乐章不断重覆弹奏过后,脑袋会牢牢记住些听过千次万次的声音。当你再听到声音时,能比照之前听过的而认出音阶,这便是音准。 能正确辨认音阶的方法。较基础的是相对音准,能办认两个音阶之间的差距。 当去到较高层次后,便是绝对音准。可单凭听觉办认出一个独立音符属什麽音阶。强一点的甚至能随意地用声线唱出想要的音阶。 一般音乐学院的学生90%以上可达到唱出的阶段,证明这是一项后天的技能。 最高境界时,音差可触发反射作用例如听到音阶时感觉到颜色,能同时办认和絃中的数个音阶,甚至凭听觉迅速记下曲目。 7 视奏(Signt reading) 当脑海能准确播出音阶,便能对眼睛看到的音符作出反射作用。武林高手可听风辨影,视奏高手可读符辨音,一边用手摸相应的琴键。 有了这个后,即使不花时间记住曲目也能以一般水平奏出未学过的曲目,或哼出未听过的谱子。 这个技能恐怕是所有技能中最花时间的。挺过了,却是一片海阔天空,不再受到曲目数量的限制。 8 作曲(Composing) 当有了在人前演奏的信心与能力,人便会想更进一步去创作自己的音乐。 作曲无疑必须有乐理尤其和声的认识。对不同曲目的涉猎以便写出特定气氛的乐章。 须有一定的演奏经验,才能边写边试自己着作的效果。才可以写出各种程度的琴手能力范围内,能取悦听众的乐曲。 也必定须要音准和视奏,以让思海在没有乐器的地方也能拼砌音符。 9 即兴(Improvision) 当作曲的能力去到一定程度,写曲子已成为本能的一部份。 这种能力发展至完熟,便能在未事先写作及练习的情况下,对着琴随手弹奏出合符和声而吸引人的曲子。 越是高手,越是能在这即兴的过程中同时加插自己想要的效果。 当一个人的琴之路能走到此,相信已是人琴合一的最终境界了。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三分靠天分,七分靠练习 语言与文字的心灵鸡汤, 永远没有活生生的例子, 让我们重新正视自己~ 学习钢琴的小朋友很多, 但是坚持下来的很少~ 原因呢? ”没有时间?“ ”学习压力大?” ...... 今天就带大家走进钢琴家“郎朗,李云迪和王羽佳“三人小时候的练琴故事和他们在家是怎么练琴的~ 郎朗从7岁起, 每天就保持着同龄孩子难以企及的高强度练习: 早晨 5:45起床,练一小时琴, 7:00上学 中午回家吃饭15分钟,练琴45分钟, 放学后,练两小时琴, 吃晚饭时能看动画片,晚饭后练两小时琴, 然后做作业。 小时候的郎朗每天近6个小时练琴!一到节假日和寒暑假就加倍练习,每天的时间几乎全部被钢琴占据! 郎朗父亲的虎爸教育举世闻名,并且引发争议,但在之前发过的一篇文章“我和郎朗三十年“也可以看见郎爸为了郎朗真的付出了很多。郎朗更说过:“如果没有我爸,肯定没有今天的我。”他现在懂得:“无论做什么,人要有追求,只要坚持,一定能取得成功。”而幸运的是,他是坚持过来的人。 李云迪7岁时,初步了解到钢琴在表现音乐方面更有宽阔空间的张小鲁,经深思熟虑后,决定让小云迪转学钢琴。为了让儿子准时学琴,张小鲁每天保证在晚上6点开饭,7点准时让儿子练琴,并一直陪他练到10点钟。每天总是提前10分钟先坐到琴旁,一直陪儿子到练习结束。为了保证李云迪的练琴时间,张小鲁为其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首先就是精确、紧凑的作息时间安排: 早上7点整,准时叫儿子起床,然后洗漱吃早餐 7点半送儿子去学校 中午12点保证让儿子放学到家就能吃上午饭,饭后午休 下午4点半放学后要求儿子在学校用一个小时把作业完成 5点半自己回家 6点钟一定准时开饭 6点半到7点是李云迪一天最快乐的时间,因为可以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 7点整必须坐到钢琴前,练习两三个小时 11点上床睡觉。 尽管必须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李云迪的童年仍然充满了快乐。每个周末,他通常一天只练2个小时的琴,然后就在父母带领下到公园或亲朋好友家玩耍。通过对儿子这样严格的要求,母亲的专注教会了孩子专注,母亲的执著也教会了孩子执著。 “钢琴魔女”之称的王羽佳,如今已是国际上炙手可热的青年演奏家。她的横空出世给国际乐坛带来一股清新和活力。 王羽佳学琴不仅进步的快,除了天赋外,一方面,这是她的老师引导的好,从7岁到14岁出国留学之前,王羽佳一直和凌远老师学习,打下了全面的音乐基础:“我比较幸运,老师教法都是很正确的,没有让我走什么弯路,而且老师的想象力丰富,引导的好......基本功虽然乏味,只要一想到基础打好了,将来会受益,也就坚持下来了。” 小时候的王羽佳就体现出了对钢琴的专注与热爱。凌远教授曾说:“她从小就爱粘在琴上,没有人逼迫她。6、7岁时就连晚上妈妈给她洗脚,她都舍不得离开琴凳,手都还在弹琴。她的第一张DVD是在北京音乐厅录制的,60多分钟之长的演奏曲目,她竟然毫无瑕疵的一气呵成。如此长时间精神集中的耐力,对背谱记忆和演奏的精确性的要求,对于一个成人演奏家都具有相当的难度,更何况当时的羽佳才刚刚11岁。这一切已预示着她今天的成功。” 郎朗王羽佳的恩师,格拉夫曼,就说过:学琴练琴,“有一定的压力和约束是好的,我自己也算个虎爸管教下学琴的大师。我4岁时开始学琴。七八岁的时候,父亲也经常督促我练琴。比如规定每天下午三点到五点练琴,3∶05的时候,父亲就会催促我说‘你该练琴了。” 成功需要坚持,不止是孩子的,还有父母~